欢迎访问安徽成人高考信息交流门户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成考复习 > 历年真题 > 专升本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7-10-30 作者:安徽成考网 http://www.ahcks.com/ 点击: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教育理论》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救、不陵节而施、长善教失、道而弗章、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


2.B【解析】美国教育家社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育法》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第三,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第四,教育教学中不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第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


3.C【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玉禄。他认为,教育并非起源于生物的本能,而是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模仿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一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的行为。


4.C【解析】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第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A【解析】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体现在:①教育目的对于一切教育工作有指导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②教育目的是国家替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③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6.C【解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可以分为单轨学制、双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7.A【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①因材施教。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所谓“教育机智”就是需要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教育机智一般发生的主体就是学生和教师。


8.A【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第一,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第二,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第三,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第四,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第五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9.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0.C【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王老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在教学中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能够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唤起想象,形成表象。


11.D【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指教育者通过对学士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的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①表扬与奖励;②批评与惩罚;③评比;④操作评定。


12.B【解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只靠教师的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


二、辨析题(答案要点)


13.正确。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人一出生就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受到社会各类人的言论、行为和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这样就可能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有制约作用。而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对自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调节和选择,充分发挥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避免和消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作用,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14.正确。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一,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第二,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第三,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因此,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5.

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6.

①传递与保存文化的功能。

②活化文化的功能。

③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

④更新与创新文化的功能。


17.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湿子学生行为规范,事政始长,养皮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其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8.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

①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王老师在讲解过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让学生测量桌子、铅笔、书本等的长度,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②启发性原则。王老师在学生测量完桌子等的长度后,主动询问学生的其他想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这种方法,形成氛围,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

③因材施教原则。王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主动让同学通过尺子、手掌测量自己的腰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王老师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五、选择题


19.B【解析】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它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20.A.【解析】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③对象的活动性;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和奇特性;⑤人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①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动机与期望;②定势。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①知觉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依存关系;②人的知识经验。

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①被知觉的对象的变化范围;②参照物;③人的知识经验。


21.C【解析注意分配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上的注意品质。学生上课边听讲、边做笔记、边思考,这是同时进行的三种活动。


22.D【解析】根据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将其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记。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语义记忆的组织是抽象的和概括的。语义记忆是人类所特有的,与人的抽象思维发展密切联系,在实践活动中,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23.C【解析】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所谓过度学习法,就是指记忆一种材料的学习或复习次数超过那种恰能背诵的熟练程度的次数。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记忆保持率就越高,但过度学习也不是越多越好,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佳,超过150%,就会出现报酬递减。


24.C【解析】想象可以划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等,都是创造想象的表现。


25.B【解析】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这些形式的任何一种又可以根据体验深,同而有不同的程度。


26.D【解析】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致的行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就是从众心理。


27.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其中,努力程度属于不稳定、内在和可控的因素。


28.D【解析】动作技能的形成条件有:动作概念掌握;进行有效练习;动作示范;动作反馈。有效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29.B【解析】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30.A【解析】社会态度的基本功能有:工具性功能、知识功能、价值表达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和社会适应功能。态度的工具性功能是指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种功能使得人们寻求副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六、辨析题(答案要点)


31.正确。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32.错误。俗话说江山易改,烹性难移。”这里的“京性”就是指人格的稳定性。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这种稳定性还表现在,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七、简答题(答案要点)


33.①人的知觉特点。②定势与功能固着。③已有知识经验。④情绪与动机。⑤个性差异。


34.①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②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③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④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35.①理解支持原则。②保密原则。③倾听原则。④细致询问原则。⑤疏导原则。⑥促进成长原则。⑦预防原则。


八、论述题(答案要点)


36.人的能力的巨大差异,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能动性。


点击查看【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试卷】

免费获取【安徽成考网】为您定制的学历提升方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2017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