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成人高考信息交流门户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成考复习 > 历年真题 > 高起点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非选择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19-05-05 作者:安徽成考网 http://www.ahcks.com/ 点击: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村里没有人喊他们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张把他们称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艺人,位于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这是书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会,他们在乎的是在生活面前卖不卖力。无疑,吹鼓手从来不偷懒。从乐器跑出来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展示着他们的筋道。滥竽充数,那又是书上的故事。他们一共也只有五个人,谁充谁的数啊。

  打我有记忆起,他们一直是这么一个组合,锣、鼓、唢呐、一人负责一样乐器,像农民种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我有时怀疑,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他们正值壮年,乐声特别结实,往上是抛,朝下是掼,向前是推。

  他们人前是农民,人后还是农民。手中的乐器没有改变他们的身份,村人对他们的称谓同样也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精心分配着身上的力气,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气,黄豆地里使多少劲,锣师傅、鼓师傅、镲师傅的称谓上花多大的力,这一本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何候稼禾,才是他们真正的特长。开春点豆种瓜,入夏施肥除虫,什么节气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盘算。给村人当吹鼓手只是生计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块田的边角料上种了几棵菜秧。

  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踩下的脚印比他们吹出的音符还多。他们的脚印只有大地记得住,可大地的回忆只躺在纸上。他们永远挤不进村庄外的记忆里。他们的乐器与农具并排挂在墙上,似乎提醒乐器也属于大地。他们用藏垢纳污的手指按下一个个乐孔,敲响一声声鼓,穿针引线似的推送出一个个音符。他们像收割庄稼一样,把一个个音符撂倒,捧起,打结。他们把自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

  敲锣的是他们的队长,走在最前面,锵锵锵,锵锵锵,似乎给后面的音符指路。鼓声往这边奔,唢呐朝那边跑,还有,顺着鼓声追。平时寂寞惯了的村庄突然变得拥挤,多出来了许多东西,谁也清点不过来。大家对村庄失去的东西并不在意,何况每天都有东西在丢失,包括记忆、往事。而对于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东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谁家有事?

  有女出嫁,请他们过来吹。他们铿铿锵锵,敲出红轿子他们哩哩哆哆,掀起了轿帘子;他们呜呜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们锣鼓喧天,他们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儿吹得哭哭啼啼。

  家里有人出殡,也请他们吹一吹。他们给唢呐、锣、鼓系上一条白布儿,用乐声领着孝子孝女。他们吹得呜鸣咽咽,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不住地把人引入悲伤。尤其是那唢呐,如泣如诉,似乎那是死者对生者的留恋。乐声飘荡,那是一个个标点符号,伤心处是感叹号,追忆时是省略号,引起亲人痛哭时是顿号,到了墓地时紧紧凑凑的便是句号。

  吹鼓手是乡间的乐师,他们用自己的技艺赚着一份微薄的生计。与其他手艺者相比,他们的地位有些许卑微,替人助助兴而已。所以,很多人虽然喜欢听吹鼓手的乐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学那玩意儿。慢慢地,吹鼓手们的乐声越来越老了,曲儿,腔儿,松松垮垮,他们再也题吹不出能满村飘的音符。

(节选自干亚群《他们给村庄打个结》)

 

11.文章开头一段说“这是书面上的事”,又说“那又是书上的故事”。请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思。(6分)

 

12.文中写道:“他们像一只巨手,把村庄举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举起来,为村民的情绪寻找适当的位置。”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意?(6分)

 

13.吹鼓手们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的?对“他们把己也当成最后一茬作物”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7分)

 

14.文中运用了大量叠词,如“清清楚楚”“哩哩啰”等。这些叠词主要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列举几个四字叠词加以说明。(6分)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注】灵公:齐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国:国都。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6.晏子劝说齐灵公,用了一个什么比喻?这个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意思?(5分)

 

17.这篇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瑟瑟:一种碧玉。   可怜:可爱。   真珠:即珍珠

 

18.诗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江水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9.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样的风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在他的《劝学》一文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你思考过这句话的含义吗?

请以“锲而不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免费获取【安徽成考网】为您定制的学历提升方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语文》非选择题真题及答案解析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