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成人高考信息交流门户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成考复习 > 辅导讲义 > 专升本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输血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20-11-13 作者:安徽成考网 http://www.ahcks.com/ 点击:

输血一般是安全的,通过加强血液制品消毒、传染病检测及血液过滤等措施,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3%~10%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死亡率约为1/150万~1/3万)。

临床上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可分早期和晚期两类:

早期并发症:1、与血液质量有关的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2、与大量快速输入库血有关的并发症: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

晚期并发症:主要指疾病传播,如肝炎、艾滋病、疟疾、梅毒等。


一、发热反应

最常见,发生率约为2%多发生在输血1~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继以高热(3940℃),伴有头痛、出汗、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持续15分钟至1小时后症状逐渐缓解。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摘、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原因:

1、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因病人体内已有白细胞抗体或血小板抗体,可与输入血中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致发热。

2、致热原:由致热原(如蛋白质、细菌代谢产物或死菌)污染保存液或输血器具,引起的发热反应目前已少见。

3、细菌污染和溶血: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

预防:控制致热原,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器具,采用无热原技术配制血液保存液。对于多次输血或经产妇病人应输注不含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成分血(如洗涤红细胞)。

治疗:找出原因进行对因处理。一般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输血。畏寒与寒战时应注意保暖,出现发热时服用阿司匹林1g,每小时一次,共3次。伴寒战者可肌注异丙嗪25mg或哌替啶50mg。


二、过敏反应

较多见。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表现为皮肤瘙痒或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表现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以及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和昏迷、死亡。

原因:可能是血中含有致敏物质所引起。主要是由于:

1、过敏性体质病人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转移给病人,当病人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即可触发过敏反应。此类反应的抗体常为lgE型。

2、病人因多次输注血浆制品,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尤以抗gA抗体为主。或有些免疫低下的病人,体内1gA低下或缺乏,当输血时便对其中的gA发生过敏反应。

预防:

1、对有过敏史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过敏药和静脉输糖皮质激素。

2、对IgA水平低下或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gA的血液、血浆及血液制品。如必须输红细胞时,应输洗涤红细胞(不含免疫球蛋白)。

3、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

4、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

治疗:对表现轻微仅为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时,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25mg,并严密观察,暂不停止输血。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1mL.)和(或)静滴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500mL葡萄糖盐水)。合并呼吸困难者作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窒息。


三、溶血反应

较少见,但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后果严重,死亡率高。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多数病人在输入少量(10~20mL)血液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头胀痛、面部潮红、心前区压迫感、腰背酸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休克,随后可出现溶血性黄、血红蛋白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少尿、无尿和急性肾。麻醉中的手术病人最早的征象为严重血压下降及突然手术野创面广泛渗血。少数病人溶血程度较轻的延迟性溶血反应发生于输血后7~14天,症状较轻,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轻度黄、血红蛋白降低、偶有血红蛋白尿。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这主要是与所输不合血型种、输入速度与数量以及所产生溶血的程度有关。

原因:

1、绝大多数是因误输了ABO型不合的血液引起,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可发生在如下三种情况:其一,配血错误和输血时硫忽,占大多数;其二,A亚型不合或Rh型及其他血型不合;其三,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

2、少数是非免疫性溶血:多为血液中加入了低渗、高液体、损害红细胞的药物;预热过度;贮存、运输不当等。

3、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到破坏。预防:严格按照输血的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加强输血、配血过程中的核查核对,不输有缺陷的红细胞,严格把握预热温度,尽量采用同型输血。

治疗:应立即停止输血,为查找原因提供临床资料:1、立即抽取静脉血5mL离心观察血浆色泽,粉红色证明有溶血;尿潜血阳性有诊断意义;2、核查血袋标签和配血报告与病人姓名;3、将血袋残留血液及受血者远离输血部位,所取血样送血库查找错输异型血的原因。

治疗的重点:

1,抗体克:包括纠正低血容量性体克一一应用晶体、胶体液及血浆扩容,纠正酸中毒控制溶血性贫血输同型新鲜血、浓缩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糖皮质激素。

2、保护肾功能:可应用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使尿液碱化、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当血容量基本维持、尿量基本正常时,应用速尿、20%甘露醇等药物利尿以加速游离血红蛋白排出,若尿少、无尿或氢质血症、高钾血症时,则应行血液透析治疗。

3、若DIC明显,还应考虑肝素治疗。

4、血浆交换治疗:以彻底清除病人体内的异型红细胞及有害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四、细菌污染反应

较少见,发病率约为1%~5%,但后果严重。病人反应的程度依细菌污染的种类、毒力和输入数量而异。轻的(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目少)仅发生发热反应。重的(污染的细菌毒力大、数量多,且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输入后立即出现内毒素性休克和DIC。临床表现有躁、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绀、腹痛和休克。偶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肾衰竭。

原因: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所致。

预防:主要是严格无菌制度,按无菌要求采血、贮血和输血。定期检查库血的质量,如发现颜色改变等任何有受污染之可能时,不得使用。

治疗:重点是抗休克、抗感染和对症处理,并立即终止输血。具体措施与感染性体克的治疗相同。


五、循环超负荷

是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多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临床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吐血性泡沫痰。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大量湿音,应立即停止输血。吸氧、使用强心剂、利尿以除去过多的体液。


六、疾病传播

经输血可传播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输血后肝炎,以丙型和乙型肝炎为主,输入后的潜伏期平均为60天,乙肝则为30天;艾滋病(AIDS)也可经输血传播。据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窗口期大约为45天。据报道,每输入1单位(400mL)血制品引起HIV感染的危险性为1/225000。此外,疟疾、梅毒、黑热病等,均可通过输血传播。在我国福建东部沿海流行的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工型,已经证实可经输血传播,其潜伏期可长达10年以上。

加强对献血人员的体检,筛选合格的献血员对于预防输血传播疾病至关重要。此外应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鼓励自体输血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免费获取【安徽成考网】为您定制的学历提升方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知识点:输血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字体: A+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