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成人高考信息交流门户网站!
你的位置: 首页 > 成考复习 > 模拟试题 > 专升本
2022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入学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五)
发布时间:2022-04-20 作者:安徽成考网 http://www.ahcks.com/ 点击: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礼记·学记》

D.《理想国》


2.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和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稳定性和可变性


3.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运动竞赛

B.运动队训练

C.早操、课间操

D.体育课


4.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

A.连续性、广延性

B.长期性、间接性

C.主体性、示范性

D.复杂性﹑创造性


6.小学阶段设置课程的特点是(      )

A.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


7.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      )

A.晓之以理

B.动之以情

C.选好示范的榜样

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

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

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道德的活动

B.品德的活动

C.政治素质的活动

D.法纪观念的活动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11.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      )

A.自愿性

B.灵活性

C.实践性

D.直观性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在(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13.如果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一致,则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就完全一样。


14.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6.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17.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做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教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于是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

[问题]

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本案例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卡特尔

C.马斯洛

D.吉尔福特


20.当人们认识物体时,物体所处的条件可能发生改变,但人们仍然能把它认出来,这是知觉的(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21.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有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22.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之为(      )

A.表象

B.记忆

C.联想

D.想象


23.思维的两大特点是指(      )

A.直观性、间接性

B.概括性、逻辑性

C.间接性﹑概括性

D.逻辑性、间接性


24.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5.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多伊奇


26.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为(      )

A.智力维度

B.智力类型

C.智力技能

D.智力结构


27.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

A.110

B.115

C.120

D.125


28.把个性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是(      )

A.荣格

B.阿德勒

C.罗杰斯

D.弗洛伊德


29.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      )

A.认知活动

B.情绪反应

C.价值观念

D.心理倾向


30.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A.真实坦诚

B.自然

C.留有余地

D.克服羞怯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31.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作业、日记、试卷或其他活动产品,来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3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3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5.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应试指导】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论述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作用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应试指导】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僮期。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应试指导】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外,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


4.【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制。

【应试指导】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它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

【应试指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困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应试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等。


7.【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

【应试指导】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教学艺术,教育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8【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应试指导】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鸟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9.【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德育的概念。

【应试指导】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1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应试指导】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1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应试指导】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


12.【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应试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使教育适应新的需要,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辨析题

13.错误。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任何一种教育﹐从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来看,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澜源关系,即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自身的继承关系,也称教育的继承性。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14.错误。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而不是班主任所倡导的盲论。


三、简答题

15.(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6.(1)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策者。

(3)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4)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17.(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劳动。

(7)课外阅读活动。


四、论述题

18.(1)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该教师为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先抛出轮船在大洋中出现故障如何求救的问题,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从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出发,引申拓展,进而理解经纬线的知识。这一过程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2)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是: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少而精”,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③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恩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五、选择题

19.【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应试指导】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

【应试指导】知觉的恒常性是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1.【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注意的种类。

【应试指导】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


22.【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记忆的概念。

【应试指导】记忆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人们见过的、听过的、尝过的,触摸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以及动作等都可能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还会再认或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


23.【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

【应试指导】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两大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24.【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情绪的分奏。

【应试指导】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遇到突然出现的事

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人们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而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2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成败归因理论。

【应试指导】提出成败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韦纳。韦纳及其同事关于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推断(即归因)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内外性和稳定性。


26.【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智力技能的概念。

【应试指导】智力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它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27.【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智商。

【应试指导】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


2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应试指导】弗洛伊德把他的无意识假说贯彻到个性结构之中,把个性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人格的各部分经常发生冲突。


29.【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社会态度。

【应试指导】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


3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

【应试指导】青少年进行正常异性交往时,要把握好“自然”和“适度”两个原则。


六、辨析题

31.错误。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32.正确。

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七、简答题

33.(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


34.(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惩罚。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适当组织学习竞争。

(5)正确指导学习成绩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6)提供成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


35.(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八、论述题

36.(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免费获取【安徽成考网】为您定制的学历提升方案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2022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入学考试《教育理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五)
字体: A+ A A-